引進中科院技術并消化吸收。并于2007年起與廣州能源研究所合作開發,成功研制出200kW~6000kW的較大容量的循環流化床氣化鍋爐,適用燃料也從單一的谷殼到木屑、秸桿、棕櫚渣等生物質,并通過了江蘇省科委的專家驗收,逐步推向市場。氣化發電系統投資成本約為8000~10000元人民幣/kW,發電成本約0.50~0.60元/kWh。氣化爐效率75%以上,選用國產優質內燃機效率達35%以上,總的氣化發電效率在25%以上,明顯高于同容量的蒸汽輪機發電系統效率(20%左右),具備了產業化的基礎。“太湖”技術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創新點: ⑴采用內循環結構的循環流化床(XHL)生物質氣化爐,不用添加沙子(即無床料)下都能穩定運行,適應性好、處理規模大、負荷適應能力強和操作方便; ⑵由氣化爐底部吹入的、向上流動的強氣流使生物質的運行就像是液體沸騰一樣漂浮起來,具有氣、固接觸,混合均勻的特點,反應溫度一般為750~850℃。產氣能力可在較大范圍內波動,且氣化效率不會明顯降低。 (3)移動床焦油裂解器技術,有效減少燃氣中焦油含量并提高氣化效率; (4)利用成熟的國產柴油機組開發出中低轉速的大型低熱值燃氣發電機組,降低發電設備對燃氣雜質的要求(焦油與雜質含量﹤50mg/N m3即可); (5)采用特種菌種,利用好氧、厭氧相結合的工藝方法處理焦油污水; (6)采用大型氣化爐、低熱值燃氣內燃機、余熱回收可構成聯合循環發電系統,在投資較低的條件下,大幅提高發電效率,最高達30%左右。 |